同一篇文章,在不同時空閱讀,感受有如此的不同。大家都記得,初中國文課本有一篇朱自清的“背影”這篇文章。當時是把它當課本讀的,沒有什麼感覺。到了自己當爺爺年紀,旅遊重慶時購的一本散文百年經典1917~2015”迫不及待翻閱目錄,有徐志摩的“我所知道的康橋”“朱自清的背影”.......諸多名家,以前感覺是在念字,再次閱讀有畫面出現在腦子裡,更深一層次觸及到心靈,會感動到想哭想笑,朋友們!別一直滑手機了,文字裡的畫面更美,更感人。下面摘錄一段背影裡的一小段,平鋪直敘,樸實沒有華麗詞藻,這一個“背影”感動了幾代中國人。那是一位父親的背影,用全部身心關愛呵護著兒女長大的父親。
“我們過了江,進了車站,我買票,他忙著照看行李。行李太多了,得向腳夫行些小費,才可過去。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。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,總覺得他說話不太漂亮,非自己插嘴不可。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;就送我上車。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,我將他給我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。他囑我路上小心,夜裡要警醒一些,不要受涼。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。我心裡暗笑他的迂:他們只認得錢,托他們真是白托!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,難道還不能照料自己?哎,我現在想想,那時真是太聰明了!
我說道,“爸爸,你走吧。”他往車外看了看,說,“我買幾個桔子去。你就在此地,不要走動。”我看月台那邊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。走到那邊月台,須穿過鐵道,須跳下去又爬上去。父親是一個胖子,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。我本要去的,他不肯,只好讓他去。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,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,蹣跚地走到鐵道邊,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太難。可是他穿過鐵道,要爬上那邊月台,就不容易了。他用兩手攀著上面,兩腳再向上縮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,顯出努力的樣子。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,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。我趕緊拭乾了淚,怕他看見我,也怕別人看見。我再向外看時,他一抱了朱紅的桔子往回走了。過鐵道時,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,自己慢慢爬下,再抱起桔子走。到這邊時,我趕緊去攙他。他和我走到車上,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。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,心裡很輕鬆似的,過一會兒說:“我走了,到那邊來信!”我望著他走出去。他走了幾步,回過頭來看見我,說:“進去吧,裡頭沒人。”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,再找不著了,我便進來坐下,我的淚又來了。”
看了藍瘦香菇。假如你沒有感覺,那你可能是文盲。這本書是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,個人認為值得珍藏,隨意翻閱一篇,比享受一杯濃濃的咖啡或一部無聊的電影有樂趣多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